附件1
附件1:组织焦点小组
如果你决定组织焦点小组,则应采用清晰透明的筛选流程,并制定明确合理的标准。磋商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利益攸关方群体代表性的可信度。
选定参与者的标准可包括:
- 可信度
- 能力和关于发展问题的当地知识
- 机构能力
- 代表原本被边缘化的社区或群体
- 关注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会员制组织
- 对所代表社区或群体负责
- 性别和代际平衡
- 在城市、农村或偏远地区中的位置
在国家和国家以下各级开展利益攸关方摸查有助于确定和平衡利益攸关方群体内部和之间的参与情况,明确可能影响磋商的事态和关系,并确保不遗漏任何本应加入的人士。
摸查数据可以按性别、族裔、居住地(农村、贫民窟或城市)和经济活动部门等分类,以便反映各个主要群体的情况和生活条件。
应特别关注通常不会参与的行为体,如青少年、移民工人、无家可归者、性工作者等。一些参与者可能存在技能差距或面临时间限制(例如难以承担一天的工资损失),需要予以通融。一些人可能需要另外安排时间,也许需要指定一名流程协调人,根据参与者的自身情况拟定意见,然后再分享到更广泛的磋商中。必须牢记一些边缘化群体的个人安全风险。
准备焦点小组
下列几点可能有助于制定磋商计划,其中包括遵循包容、公平和问责的原则。
- 是否有任何限制会阻碍某些群体的参与?
- 不同利益攸关方的决策过程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例如在代表性、授权和/或多数决定原则方面?
- 如何使沟通工具或渠道符合利益攸关方的价值观、规范和语言?
- 可以建立何种文化上适宜的磋商机制?
- 我们能否利用运作良好的现有对话机构或论坛,例如国家或民间社会机制?
- 我们如何早早发布有关磋商的信息,使参与者有充分的准备时间?
- 如何向付出时间精力参与磋商的利益攸关方通报结果? (注:UN75团队正在开发一个全球平台,展示讨论的主要成果。)
- 何种反馈机制将确保利益攸关方有机会提出建议或关切?
开展焦点小组的步骤
所有对话都应基于明确的概念说明和讨论范围。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根据不同受众作出调整(语言、形式)。必须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在参与前获得这方面的信息。一些情况下,协调人可以制定工作流计划,在磋商前与参与者进行沟通。
磋商时间一经确定,协调人应:
- 填写UN75注册表,该表将提供识别号,用于跟踪各项对话。
- 向与会者提供磋商议程和其他背景材料。
- 对于现场交流小组,从同一群体(例如青年)邀请大约12人。这样通常会有8至10人参加小组。
- 记录参与者的人口结构或社会经济数据,但只有在得到参与者的允许后,才能分享这些数据。
- 收集照片、音频和视频,纳入主持人反馈表,并在得到参与者书面同意后用于交流传播。